電梯,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捷工具。近年來,隨著國內有關電梯的安全事件頻頻發生,公眾對電梯安全的關注度也不斷增加。
近日,??谑型瞥鲭娞莅踩熑伪kU示范項目,只要投保,發生電梯安全事故時,保險公司會在第一時間介入理賠,避免責任認定不清、由誰來付賠償金等問題。在當天的項目啟動儀式現場,有400余戶電梯現場簽約參保。下一步,??谑袑⒂媱澩ㄟ^電梯行業協會等相關組織牽頭,鼓勵物業公司及電梯維保公司購買該項保險。
“相較于傳統電梯保險,此次電梯安全責任險降低了參保費用,增加了賠償限額?!焙?谑须娞輩f會秘書長陳鴻信稱。由誰投保?怎么賠?賠多少?據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海南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,在當前電梯安全事故頻發的背景下,一種保障電梯、維修人員乃至乘梯人員的電梯安全責任險應運而生,起到了為企業和政府“兜底”的作用。
經國家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電梯安全責任事故的事件,依法由電梯管理者或所有人承擔經濟賠償責任,電梯所屬機構可以通過購買電梯安全責任險將風險轉移給保險人。換種說法,投保人以維保單位和使用管理單位為主,一般從維保費里來出,不會額外增加業主的負擔。在賠付方面,在電梯事故發生后,保險公司認定事故屬于保險責任后,將在3個工作日內,對可以確定的損失預賠50%用于事故處理和人員救治。而賠付金額也有詳細認定,電梯基本險每部電梯每次事故及累計賠償限額400萬元;每次事故每人賠償限額為100萬元(其中每次事故每人傷亡賠償限額為100萬元;每次事故每人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50萬元;每次事故每人財產賠償限額為10萬元);乘客滯留責任附加險賠償限額為:滯留40分鐘至1.5小時,每人賠償200元;滯留1.5小時以上,每人賠償400元;每部電梯每次事故及累計限額1萬元;雇員傷害責任附加險每次事故賠償限額150萬元。需要注意的是,每次事故每人賠償限額在每部電梯每次事故賠償限額內計算,如果一個電梯事故中有多人受傷或者死亡,每個受害者拿到的賠償可能就不到100萬元。
業內建議:可效仿交強險實現全覆蓋
業內人士分析,電梯成為市民出行必用的交通工具之一,發生故障或事故時,乘梯人往往因為電梯的安全責任主體不清晰,在維權過程中被多方“踢皮球”,遭遇難賠付、難到位??梢哉f,電梯安全責任險示范項目的推廣,是??谑须娞莅踩O管機制的創新,值得海南其它市縣借鑒。一項統計顯示,全國目前的電梯保有量已經超過400萬臺,年增長速度超過20%,全國的電梯投保率不足5%。目前??诘碾娞莅踩熑伪kU示范項目剛剛落地,如何進一步提高覆蓋面、讓項目叫好又叫座?電梯管理部門、使用者建議,像交強險一樣,給電梯強制保險。而且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,推動使用單位、管理單位和維保單位等積極投保。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局長宋繼紅表示,電梯安全責任保險,對于促進電梯的安全至關重要,它實際上是保障電梯安全的一種社會救助機制。
“這次投保雖然不是強制行為,但對企業來說,能明顯增加抗風險能力?!焙?谑匈|監局副局長鄭延安表示,電梯安全責任保險非常必要,未來有可能成為“城市垂直交通的交強險”。所以說,電梯投保若要從目前的鼓勵、倡導,到效仿交強險強制推廣,一方面要提高電梯使用單位及維保單位的投保意識,更重要的是要有相關立法予以明確電梯必須投保,同時明確電梯的責任人以及責任人必須承擔的義務,讓市民真正乘梯無憂。